硬科技強調的是一種理念,一種隱喻,一種思維。硬科技這種特性可以概括為“硬”本質,并提出“技術硬、精神硬、志氣硬和實力硬”。
1、技術硬:技術壁壘極高,尊重自主創(chuàng)新
“硬”代表著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。2015年,習總書記來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視察的時候說:“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,必須靠自力更生?!?016年,習總書記在科技三會再次強調:“我國發(fā)展還面臨重大科技瓶頸,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,科技基礎仍然薄弱,科技創(chuàng)新能力特別是原創(chuàng)能力還有很大差距”。硬科技就要技術過硬,就是總書記講的核心技術、關鍵領域核心技術,也是支撐小到公司,大到國家乃至整個社會發(fā)展的關鍵性瓶頸技術。而過去30年我國的發(fā)展歷史已經證明,硬科技是要不來、買不來、討不來的,只有尊重自主創(chuàng)新、注重原創(chuàng),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、自力更生,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,硬科技才會被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2、精神硬:科研工匠精神,專注堅守篤行
“硬”代表一種死磕的科學工匠精神,要有啃硬骨頭的精神,與工業(yè)領域的“工匠精神”類似,是一種追求世界科技強國的精神。和愛迪生研發(fā)電燈泡,一直實驗了1000多種材料才最終成功,這就是一種死磕的精神,一種硬科技的精神。只有“板凳要坐十年冷”的精益求精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科學工匠精神才能研發(fā)出硬科技。挖掘和培養(yǎng)具備科學工匠精神的人才,是我們真正發(fā)展硬科技的源泉。創(chuàng)新之道,唯在得人。而當今,我國這樣的人才非常多,有著大量的埋頭苦干,板凳坐了十年冷的科學家,也有很多具備工匠精神的科學家。未來中國的繁榮富強和崛起,更需要尊重和發(fā)揚這種硬科技精神,創(chuàng)新引才用才留才機制,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,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(chuàng)新局面。
3、志氣硬:勇攀科技高峰,世界單項冠軍
“硬”體現了國家意志,代表著一種敢于去挑戰(zhàn)世界科技高峰的志氣和立志實現科技強國的夢想。在我國發(fā)展新的歷史起點上,科技創(chuàng)新已經擺在更加重要位置,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已經吹響。實現”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需要有標志性的科技成就,必經之路就是要在關鍵領域、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,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,實現中國硬科技之崛起。這個時代,要求每一位科技創(chuàng)新者擁有追求真理、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,不是僅追求產業(yè)的規(guī)模效益和商業(yè)價值,更要深耕技術,要有樹立世界單項冠軍的目標和毅力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行謀劃與拼搏,真正讓自己所在的每一個領域都能成為世界領先,國際先進。
4、實力硬:承載國家使命,世界科技強國
“硬”代表著國家水平,是國家科技實力的體現,是能夠直接參與全球科技競爭,服務實體經濟,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的根本動力。以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物聯(lián)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,深刻影響著人類工作和生活;以基因編輯、腦科學、合成生物為代表的生命科學領域,正孕育著新的變革;融合機器人、數字化、新材料的先進制造技術,推進制造業(yè)向智能化、綠色化轉變;空間和海洋技術,正在拓展著人類生存發(fā)展的新疆域。硬科技正在深刻地推動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,只有掌握了這些硬科技,才能代表國家實力參與全球科技競爭,助推實現科技強國。